校長,SOME的故事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來自於我自己的經歷。
「透過分享語言,重新認識自己」
我第一次出國,是在印度的寄宿家庭生活。
後來背著背包走遍東南亞,
大學時期到美國留學,暑假搭乘Amtrak火車環遊全美。
就在那段旅程後,發生了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
那天,我身在美國,親眼看著電視上所播出的那一切,
內心被深深地撼動了。
「活著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無法真正理解彼此?」
「我作為誰,存在於這裡?」
那不只是一個事件,
也成為我開始深入思考自己與他人、社會、世界關係的重要契機。
語言,不只是傳遞資訊的工具。
而是在與他人分享的過程中,
自己的觀點會動搖、轉變,從中重新遇見那個「我」。
這樣的體悟,就是我現在的原點。
「你的話語中,承載著你的時間與心意」
大學即將畢業前,雖然原本已經決定要在日本就職,
但遇上就業寒冬,找好的工作突然被取消。
那段時間,眼前一片黑暗,甚至開始依賴酒精和香菸度日。
就在那時,我偶然走進一家書店,拿起一本書——
《成為日語教師》。
那本書讓我鼓起勇氣邁出第一步,
一邊寫畢業論文,一邊上日語教師養成課程,
也在當地開始了志工教學。
我想,既然如此,不如去海外看看。
於是我直接去台灣台南的一間日語補習班應徵,然後順利錄取。
從那天起,我展開了每週六、七天、從早到晚的密集授課生活,像是在修行一樣。
原本只打算待兩年,沒想到在台灣結婚、生子,結果一待就是15年。
期間我也進入當地研究所,主修日語教育與認知語言學,
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理論,持續來回探索。
2015年,我創立了線上日語學校「ONER」
從企業、學校到個人課程,我們持續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
如今已是AI翻譯十分普及的時代,
但你花時間去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的那個樣子,
其中蘊含的,是任何人都無法模仿的專屬於你的時間與心意。
正因如此,我不常對學習者說「請加油喔」。
因為我知道,每個人每天已經都在努力著。
「我們會支持你!」
「我們一起努力吧!」
「今天過得怎麼樣?」
「能跟你聊天真開心」
透過這樣的言語,我希望日語能逐漸成為「最能表達你自己的語言」。
我相信,教語言並不是單純傳授技能,
而是在打造一種「一起好好生活」的對話關係。